心理敲敲門
生命裡有各式各樣的煩惱,不一定每個都有終極答案,但有人陪伴,就有機會多認識自己一些。
由楊嘉玲心理師和陳怡璇劇作家共同對談,透過心理學的角度,用有趣易懂的話語,探討各種生活議題,無論是工作、感情、家庭、婚姻、親子、理財、溝通等,帶給你不同的發現。
讓【心理敲敲門】陪著你一起看社會、想自己、過生活、聊領悟!
--
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
Latest Episode
【心理敲敲門#301】為何你對朋友「越好」,朋友卻「越恨你」?解析韓劇《妳和其餘的一切》 (22.11.2025)
Previous Episodes
- 【心理敲敲門#300】「衝突」朝你正面來襲!這一次,為什麼要「選擇面對」?
- 【心理敲敲門#299】「交往對象」跟你說「喜歡少了」,但沒有要分手,這什麼意思?
- 【心理敲敲門#298】新世代「選伴侶」3大指標:測出你是不是「一起幸福」的理想型?
- 【心理敲敲門#297】第一次「單獨相處」,怎麼分「朋友吃飯」還是「有曖昧」?
- 【心理敲敲門#296】伴侶忽略你的在乎,正在偷走「你的幸福」?為何「信任漏水」是關係殺手?
- 【心理敲敲門#295】為什麼要「曖昧對象」給「承諾」那麼難?
- 【心理敲敲門#294】「全球朋友圈」時代,如何跟「不一樣」的人相處,建立好關係?
- 【心理敲敲門#293】為什麼聽出「聲音情緒」,能反映你心裡的「投射」?feat.聲音教練 魏世芬
- 【心理敲敲門#292】為什麼「核對」,是好關係的「幸福起手式」?
- 【心理敲敲門#291】「斷崖式分手」失去親密關係,心裡很空,如何好好生活?
- 【心理敲敲門#290】為什麼「超級好閨蜜」讓人爆氣?對朋友抓狂的深層心理解析
- 【心理敲敲門#289】習慣付出,是因為「你以為」這樣才會被愛?
- 【心理敲敲門#288】為什麼「你的能力」來自童年「愛的渴望」?
- 【心理敲敲門#287】人過三十,你就開始焦慮了嗎?「年齡焦慮」、「容貌焦慮」怎麼解?
- 【心理敲敲門#286】你把最好的給他,為何他卻在愛裡弄痛了你?揭開「投射性認同」的關係劇本
- 【心理敲敲門#285】最孤單的「愛」,不是沒人陪,而是你不敢離開不適合的人
- 【心理敲敲門#284】為什麼「投射」能看見「你的渴望」?
- 【心理敲敲門#283】為何有人一直傷害別人,卻渾然未覺?解析熱門台劇《我們與惡的距離2》
- 【深度自我覺察#免費試聽】~為何你總是想一套,做一套?
- 【心理敲敲門#282】一秒暴怒背後都有傷,認識「情結」,就能理解藏在憤怒下的「需要」?
Other podcasts
-
Storytime Explorers: Stories for Toddlers, Preschoolers and Growing Minds
-
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
-
Thanks For Asking
-
The Video Archives Podcast with Quentin Tarantino & Roger Avary
-
文化有限
-
Netflix Is A Daily Joke
-
You Must Remember This
-
跳脫Do式圈
-
YUYUの日本語Podcast【Japanese Podcast】
-
厨神系统!穿越成废材王后做美食称霸后宫美男萌宝上钩
-
Dish
-
展开讲讲
-
纵横四海
-
一百趴沈
-
You Might Wanna Sit Down For This
-
DESIGN REGION | منطقة التصميم
-
茫DAY不錄
-
FT News Briefing
